這天慕尼黑下著綿綿細雨,氣溫和香港最冷那幾天差不多,但空氣卻清新得多,無疑是心懭神怡。
在德國旅遊,德國國鐵(DB)是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。這些自動售賣機很易用,試一次應該便能懂了。而我們因買了由慕尼黑去茵斯布魯克的特價火車票,所以我們不用在這裡買票。
看似複雜,其實不難看的慕尼黑德國國鐵(DB)地圖。
我們由機場乘S-8往慕尼黑東站(München Ost),再轉乘另一火車往茵斯布魯克。
乘S-8由機場去慕尼黑東站只20分鐘,很方便。
人人都以為歐洲的物價很高,但是在慕尼黑東站的小食售賣機一看,發現這裡的零食香港差不多而已,有些更平過香港的便利店呢。
我們乘搭城際火車EC由慕尼黑前往茵斯布魯克,需時2小時50分。途中雨不停的下,天色灰暗,但沿途仍然可以看到漂亮的風景。
在德國及奧地利邊界的峽谷,這時被霧氣濃罩著。
我們坐了差不多三小時的火車,終於到達茵斯布魯克。這天茵斯布魯克的天氣比慕尼黑差,下的雨比慕尼黑更大。
下機後我們都未吃過任何東西,所以我們在火車站買了兩個麵包做早餐。這間有麵包賣的超級市場,除了賣日用品和食物外,更有有枱椅可以坐下享用食物。只是這裡並不乾淨,很多蒼蠅飛來飛去,不能安樂地吃。我們吃完麵包後,將行李鎖在火車站內的寄存箱內,然後便正式開始我們的旅程。
茵斯布魯克的意思是茵河River Inn上的橋,意即茵河岸邊的居民區,早在3世紀時便有羅馬人居住在這裡。在公元1180至1187年開始規劃出一個城區,稱為「老城」。在之後一百年隨著城區發展,所以又在鄰近處又拓展了「新城」區。茵斯布魯克自始茵斯布魯克自始以來政權不斷轉變,早期是羅馬人的居住地。12世紀時茵河右岸被富有的修道院贈送給巴伐利亞出身的伯爵;1248年則為蒂羅爾伯爵所有;14世紀轉由哈布斯王朝統治;在17世紀之後由維也納王室接管。可是,在拿破崙征服奧地利時,這個山城又被割讓給巴伐利亞,直至1814年維也納會議才又重新回到奧地利的懷抱。
位於茵河River Inn河谷之中的茵斯保魯克風景優美,同時被北部的阿爾卑斯山山脈和南部的圖克山Tuxer山脈包圍。茵斯布魯克的景點主要集中在老城區,從火車前往只需步行10分鐘便可到達。然而,我們亦希望貝爾格伊索(Bergisel)滑雪跳台,由老區或火車站前往需要乘塔區內的觀光巴士,每人需要3歐元,但如果用Innsbruck Card 則可免費乘塔。由於雨一直的下,我們仍未決定是否前往我們亦希望貝爾格伊索滑雪跳台,所以沒有買Innsbruck Card,看看天氣情況再決定。
我們離開火車站,步行了一個街口便看到Rudolph噴泉。Rudolph噴泉建於1877年,紀念蒂羅爾州(Tyol)歸入奧地利500周年。
在瑪利亞.特蕾西亞(Maria-Theresien)大街南邊矗立著一座羅馬式的凱旋門。凱旋門(Triumphpforte)為奧地利其中一個重要的標誌,每年都有很多遊客慕名而來。凱旋門兩面門分別述說著喜與悲的故事。奧地利哈布斯(Hofburg) 王朝的 Maria Theresa女皇,為了慶祝兒子Leopold II迎娶西班牙公主Maria Ludovica,特下令建造凱旋門。然而,Maria Theresa女皇的丈夫Emperor Franz Stephan 卻在婚宴上逝世。因此,凱旋門的建築師Balthasar Moll在北面表達對Leopold II大婚的喜悅,南面表達對Emperor Franz Stephan 逝世的哀掉。相中這邊便是凱旋門的南面,為表達對Emperor Franz Stephan 逝世的哀掉。
哀掉Emperor Franz Stephan。
相中是是凱旋門的北邊,為表達對Leopold II大婚的喜悅。
對Leopold II大婚的喜悅。
經過凱旋門,向前走便是瑪利亞.特蕾西亞(Maria-Theresien)大街,這裡盡是老城精華區,兩旁盡是裝飾華美的巴洛克、洛可可古典建築,相當美侖美奐。這時雨開始下得很大,我們又很大意地將雨遮放在行李內,所以我們唯有在這裡光顧了一把雨遮,實在失策。
安娜柱(Annasaule)坐立於瑪利亞.特蕾西亞大街的北邊,為慶祝人民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順利打敗巴伐利亞民族而設立。安娜柱高13公尺, 建於1703年7月26日。當日正值聖母瑪利亞之母聖安娜的誕辰日,故此紀念柱以此命名。
安娜柱是根紅色大理石的柱子,柱頭採用古希臘科林特式風格,柱頭上是尊聖母瑪利亞像,她神色凝重地眺望遠方的雪山。在安娜柱基座上還可以見到蒂羅爾的保護神和其他聖人雕像。
安娜柱上的聖母瑪利亞像。
我們沒有直行去看黃金屋頂,我們轉左行去了茵河那邊看Mariahlf Strasseh街旁的小屋。因為下午這邊會背光,所以上午先到訪才可以拍到較好的照片。
這是茵斯布魯克的電車,不過因景點不遠,所以我們沒有乘搭。
我們從對岸看Mariahlf Strasse旁的一排精美的的小屋,雖然天色不佳,但在配合附近的環境下仍很漂亮。
茵斯布魯克的一詞,其中“bruck”源於德語單詞Brücke,係橋的意思,即在茵河上的橋。照片攝於茵河橋(Alte Innbrücke)上。
在Mariahlf Strasse街上看旁邊的小屋群。
這是茵河橋,這裡雖然是老城區旁,但遊客反而並不太多。
這是在茵河橋上的耶蘇像。
看完茵河橋和Mariahlf Strasse街,我們便返回老城區。
位於茵河橋旁的歐圖堡(Ottoburg),1494年沿著城牆而建的哥德式建築物,當時是用作釀製葡萄酒的民房,而不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Maximilian I所建的小城堡的部份,但它連接古城牆的部份都現在仍可看到。現在這裡已經是一間餐廳。
在歐圖堡前聳立著一座紀念碑,建於1809年。
金鷹飯店(Goldener Adler),建於1390年,現為高級飯店及餐廳,曾到訪的名人都會刻寫在其富歷史義味的外牆上。金鷹俅店曾持待過歌德.浮士德(Johann Wolfgang Goethe)、莫札特(Wolfgang Amadeus Mozart)及荷蘭女王Queen Juliana等。
金鷹飯店門外的標誌。
黃金屋頂(Goldenes Dachl)是茵斯布魯克的著名象徵,位於老城區的心臟地帶。
以貧窮出名的公爵Archduke Friedrich IV 在1420年搬至茵斯布魯克居住,並在此建造王宮,所以黃金屋頂最初被稱為「新王宮」。這個金光閃閃的黃金屋頂建造起源是十分有趣,當時Friedrich公爵為了令人民停止對他的輕視及譏笑,他想出用金色磁磚來冒充是黃金,以砌出黃金的屋頂。然而,真正完成以金鋪頂的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Maximilian I。
黃金屋頂附近聚集許多15世紀的豪華住宅,當時一些貴族或生活較富貴的人,希望有機會與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比鄰而居,因而在這裡建造宅第。如今這兩側多是精品店、商場與餐廳等。
神聖羅馬帝國皇帝Maximilian I在1500年建造黃金屋頂,陽台屋頂上的銅板貼上2657片鍍金銅瓦,2層的挑樓有16公尺寬,僅屋頂就3.7公尺高。簷角邊緣飾有動物圖案的雕飾花紋,廊柱表面圍滿了浮雕。陽台上的浮雕刻畫紋章,符號,以及他生活中的其他人物,如Maximilian I 和他的皇后的雕像
黃金屋頂的竣工是用作Maximilian I 與米蘭的Bianca Maria Sforza的第二次婚姻,然而他又不想疏遠因第一次婚姻(與勃根地(Burgundy)的Maria)獲得的盟國,所以他與兩個女人的形象都畫在陽台上。
黃金屋頂位於老城區心臟的廣場,Maximilian I 將破舊的挑樓改建成有哥德式穹隆的宮廷包廂,以便在這裡觀賞廣場上的比賽和戲劇表演。
正面下端雕著奧地利,匈牙利,雙頭鷹帝國(double-headed eagle of the Empire),勃艮第(Burgundy)和米蘭的紋章,側面分別有施泰爾馬克(Styria)和蒂羅爾(Tirol)的紋章,壁畫上描述兩名肩扛帝國大旗和蒂羅爾旗的衛士。這幅作品的真跡珍藏在蒂羅爾州博物館。
位於黃金屋頂左前方的黑柏林屋(Helblinghaus),宅邸立面裝飾非常華麗,18世紀時重新改裝成洛可可雕飾風格。洛可可雕飾建築是指17與18世紀流行於歐洲的纖巧華麗的房屋裝飾方法。在1725年,Johann Fischer買下這幢房屋,並添加三角簷飾,在樓房的挑樓和立面裝飾石膏花飾,花飾由天使、花卉、貝殼等各種巴洛克風格元素。經過1980年維修復原後,成為老城中市民階層富麗堂皇建築的典型代表。
黃金屋頂下旁Restaurant Elferhaus,如果好天的話,應該會有很多遊客會在裡休息。
相中右方的綠頂高塔為市塔Stadtturm(即city tower),是一座完整地保留的歷史建築物。市塔建於1442年至1450年期間,塔高57公尺,曾是瞭望塔,塔樓上還曾設有監獄。1560年重建後,用小圓頂代替尖頂,更改了瞭望和監獄的功能。要登上塔頂只有攀爬148階樓梯,在塔頂迴廊可以飽覽茵斯布魯克市的全景及四周環繞的山峰。
在市塔的迴廊看黃金屋頂、Mariahlf Strasse街及後面的山景,非常狀麗,令人樂而忘返。
在市塔的迴廊看霍夫堡(Kaiserliche Hofburg)。
在市塔的迴廊看茵斯布魯克的老城區,還可以看到貝爾格伊索(Bergisel)滑雪跳台。我們在市塔逗留了一會,在附近吃了一個包當午餐後,便繼續行程。
王室教堂(Hofkirche) 興建完成於1563年,位於霍夫堡(Kaiserliche Hofburg)的東南方,是最偉大的文藝復興建築,擁有出色的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收藏。Ferdinand I在1553年至1556年間下令修建「留守騎士最後安息地」的歌德式教堂,後來成為作為紀念其袓父神聖羅馬帝國皇帝Maximilian I 的陵寢。Maximilian I生前的宿願就是死後要安葬在茵斯布魯克,但最終未如願,1519年逝世後被葬在維也納新城的霍夫堡皇宮教堂內。現在教堂的中央是一具大理石棺,石棺上是Maximilian I 的銅像,石棺周圍有24塊記錄皇帝生平的大理石浮雕。圍繞著石棺還有28尊銅像,象徵Maximilian I 的祖先和後代。
霍夫堡(Kaiserliche Hofburg) 建於1460年,原本是哥德末期風格建築。在1754年至1773年期間,女皇Maria Theresa下令改建成巴洛克風格(內部裝潢卻是洛可可風格)。霍夫堡裡最著名是31公尺長,用拋光大理石砌成和白金裝飾的豪華大廳 Riesensaal (Giant´s Hall),是阿爾卑斯山區最豪華的宴會廳。
Maria Theresa女皇在1754年至1773年期間,將這座巴洛克風格的宮殿加以改建,並將在火災和地震中毀壞的哥德式牆壁重新復原。除了豪華大廳Riesensaal (Giant´s Hall),皇宮裡最引人注目的裡是面有皇室成員的半身像,和三幅絢麗多彩的天花板濕壁畫,皇宮南端修女院的巴洛克大門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。霍夫堡的浮雕多變的花紋酷似五線譜,穩重而質樸,或許是因受到音樂薰陶而建築成此模樣。皇宮花園中有奧地利皇帝Kaiser Franz Joseph II 的塑像,Kaiser Franz Joseph II便是深受奧地利人民愛戴的Sissi公主。
霍夫堡和凱旋門一樣,同樣留下一段心碎的記憶。Maria Theresa女皇便是在霍夫堡為兒子Leopold II舉行婚宴,途中其丈夫Franz Stephan突然驟逝。從此Maria Theresa女皇未曾褪下深色喪服,餘生一直在哀悼亡夫。
還有,遊客不可以在霍夫堡裡影相的。
利奧波德噴泉(Leopoldsbrunnen)位於霍夫堡的對面。噴泉前的騎士銅像,特別的是騰空跳起的馬只用後腿保持平衡,而不用尾巴協助支撐。騎在馬上的,是Leopold V大公爵,他在1619年至1632年統治蒂羅爾。
利奧波德噴泉中部是四個男孩托著碗剛好接住小獅像噴出來的水。底座則各有三位海神和女神守護著。
州立戲院(Landestheater)在1629年由建築師Christoph Gumpp建立,靈感來自來自於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和帕爾馬影院,位於霍夫堡的對面,利奧波德噴泉的旁邊。建築物的原名是Comedihaus,在1945年至1946年期間改為現在的名字” Landestheater Innsbruck”。在州立戲院外的街道上有馬車可供遊客遊覽市內風景。這天長時間下著冷雨,不太多遊客選擇乘馬車遊覽市內,很多馬車在這裡等客,馬就很可憐在兒呆站著挨雨。
這時雨基本上停了,而且時間很早,所以我們決定去貝爾格伊索(Bergisel)滑雪跳台。在州立戲院對面乘塔單程3歐元紅色的觀巴士,到達Bergisel站步行上去。貝爾格伊索(Bergisel)滑雪跳台是茵斯布魯克的重要地標,塔高47米,可以在入口乘可容納30人的威也纜車至塔下。茵斯布魯克被稱作「冬奧之都」,城郊海拔達749米的伊格爾斯山(Igels)上的伊格爾斯體育場(Bergisel-Sprunschanze)自1925年起便作為國際跳台滑雪的比賽場所,是進行冬季滑雪運動的好去處。在1964年和1976年,這裡舉行了兩次冬季奧運會,所以這裡也可以說是奧林匹克精神的象徵。每年冬天,茵斯布魯克都成為滑雪勝地,深受遊客喜愛
冬天時這裡會滿佈積雪,很難想像那時積雪可以有多厚。
貝爾格伊索滑雪跳台的頂層可以一覽整個茵斯布魯克的景色,並且可以看到後面的阿爾卑斯山脈,非常狀麗。唯一可惜是天色不好,不能藉著藍天和陽光,看到茵斯布魯克最漂亮的一面。
貝爾格伊索滑雪跳台的上層是有一間餐廳,但是我們因趕火車的關係,沒有在這裡逗留,直接下山乘巴士返回火車站。
我們在茵斯布魯克火車站的售票機,買了往撒爾斯堡(Salzburg)的火車票。在這裡透過售票機買票,可以享用Minimax-Ticket,即第一個人的票價有九折,第二個人則有八折。
我們在月台等了一會,火車便到了。歐洲長途火車經常延誤,這天我們算幸運了。
我們乘坐城際列車RJ往撒爾斯堡,經過三小時的車程,我們到達撒爾斯堡已經八時多了。
茵斯布魯克 Innsbruck的相簿
2 意見:
may I know where you buy 慕尼黑去茵斯布魯克的特價火車票?
出發前一星期在db的網站買的
發佈留言